close

■課文前的訓練概要表。本報記者 石英傑 攝■泰坦尼克號事件入課本。 本報記者 石英傑 攝
  本報訊(記者 石英傑)今天上午,結束寒假生活的中小學生們返校,手捧嶄新的課本開始新的課程。八十年前,小學生們的語文課學習什麼?保定誠義房地契收藏館還原百年生活實景的“光陰的故事”展覽中,民國老課本帶我們回溯歷史,記者驚奇發現,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發生不久便被選入民國初小國語課本,但不是作為凄美的愛情故事,而是告訴孩子們公共災難中應該遵從的行為準則。
  課本後附有“自檢表”
  昨日上午,在保定誠義房地契收藏館,在工作人員幫助下,記者瀏覽了這些印刷於民國二十三年(1934年)的初級小學國語課本《模範公民》。
  該館負責人吳江介紹,民國時期小學教育進行了不小的改革,1922年“壬戌學制”出台,新學制規定小學修業年限為6年,小學分初、高兩級,分別為4年、2年。這套教育家陸伯羽編輯的《模範公民》是由上海世界書局印刷、發行的,它們就是當時的初小國語課本,在民國期間極有特色。
  記者看到,這套課本圖文並茂,共有八冊,每個年級兩冊。課本封面上印有願辭:“我願遵守中國公民規律使我身體強健,道德完全,做一個中國的好公民。準備為社會國家服務。”翻開封面是學習期間訓練概要表,課本內容形式是右頁為本課一個訓練主題,左頁則用故事、典故、寓言、歌曲作為訓練內容對應,便於小朋友對主題的理解。
  其中第一冊中有“我遇見老師和尊長一定行禮”、“我在上課時要發言必先舉手”、“我出外和回家一定告訴家長”等行為規範。第二冊則有“我的手和臉要常常保持清潔”、“我咳嗽或噴嚏的時候要用手帕掩住口鼻”、“我要自己穿衣服脫衣服”等個人衛生方面的行為規範。
  在課本的最後面是自省表,把每個課文訓練主題列後,讓小朋友們平日自省,做到了畫圈,沒做到的畫叉。
  泰坦尼克號事件入課本
  “泰坦尼克號(課本中稱鐵但尼號)沉船事件發生後,很快被編者選入了課本,但不是作為凄美的愛情故事,而是告訴孩子們公共災難發生時不慌亂,要聽從維持秩序的人的指導有序撤離。”吳江打開第七冊課本告訴記者。
  七八兩冊為初小高年級使用,為孩子們講述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。記者看到第七冊十三課的主題:“我聽從維持秩序的人指導”,而所配的故事是1912年發生的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。“1912年4月14日,英國鐵但尼號在大西洋撞上冰山的時候,船長使男子退後,讓婦女、兒童先下救生筏,男客聽了船長的命令即刻退後,等到婦女和小孩都下艇了,然後依次下去。可是轉眼之間,船就要沉沒了,來不及下艇的人都站立在船上,仍然很鎮靜,沒有一個人口出怨言,船中電燈光亮異常,樂工依然奏樂,只聽得悲壯的歌聲,慢慢隨著船身沉入海底。”
  第八冊第四課的主題是:“我不盲從,不隨聲附和”。所配的寓言故事里,一隻小白兔在山中游玩遇到了大風,樹葉紛紛落在它身上。它告訴母雞,不好了,天塌了!母雞聽後馬上逃命,途中又告訴了鵝。於是,驢、馬、牛等動物口口相傳各自逃命。最後,牛遇到了猢猻,猢猻聽後反問牛是怎麼知道的。並相約大家去看一看,結果,天並沒有塌,還是像過去一樣好好的。
  保定市高新區小學校長高慧娟認為,這些課文中的故事蘊含著快樂、勤勉、知恥、有禮貌、進取的精神,用故事的形式去解讀應該遵守的行為規範和人生的道理,更容易被孩子們接受。課本後面設計的“自檢表”,便於孩子們將這些規範從書面上貫徹到自己的行動之中。
  現供職於保定市教育局的省作協特約研究員、文學評論家於忠輝表示,這些民國老課本雖然歷經八十多年,但至今仍然閃爍著人文關懷的光芒,能夠滋養孩子們的心靈。一段時間以來,這些民國課本經過出版社的重新包裝,很受家長和孩子們的青睞。
  (原標題:泰坦尼克號事件80年前編入課本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w88uwzw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