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因為沉迷手機,孩子的成績直線下降;因為沉迷手機,原本開朗活潑的孩子變得不愛說話了,也不愛上學了!”這是一租屋位母親的哭訴。
  “‘屏奴’低齡化越來越嚴重,請救救淪為‘屏奴設計裝潢’的孩子們吧!”這是一位從事20餘年心理工作醫生的呼籲,“‘屏奴’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們的身體健康,更可怕的是與社會脫節,性格也會變得封閉、固執,甚至扭曲!”
  母親:吃飯叫不應網站優化,去廁所也玩
  李女士的兒子文文(化名)12歲了,在長安區一化療飲食所小學上六年級。在李女士眼裡,文文從小就是一個非常聽話開朗的好孩子。
  一轉眼,文文上小學了。從一年級至五年級,在老師和同學眼裡,文文都是熱愛學習、熱愛勞動、熱愛體育的好學生。“兒子從上幼兒園到小學五年級,我們就沒怎麼操過心。他一直都很懂事,很聽話,很開朗,學習成績也非常的好……可自從今年春節期債務整合間,孩子學會玩手機後,感覺整個人一下子就變了。”李女士說,今年春節期間,孩子在邢台老家和爺爺奶奶生活了半個月,為了方便和孩子聯繫,就給他買了個智能手機。可讓李女士和愛人萬萬沒想到的是,就是這短短的半個月,孩子學會了用手機上網,打游戲、看電視、上網聊天、播種蔬菜……剛開始時,李女士和愛人還一個勁兒地誇兒子呢,覺得孩子挺聰明,智能手機一學就會。
  可是,這樣的快樂並沒有持續多久,接踵而來的煩惱讓這對夫婦徹底傻了眼。“寒假結束後,我們就感覺兒子離不開手機了,不認真做作業了,不怎麼愛說話了,也不愛出門了,整天將自己關在房間里玩手機,吃飯叫他也不應,去廁所也玩,晚上恨不得摟著手機睡覺。五年級期末考試,兒子成績一塌糊塗,由原來的班裡前三名直線下降到20名以後。”此時,李女士和愛人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。於是,他們決定利用今年的暑假對兒子實施嚴厲的“禁機計劃”——收回手機。可讓他們想不到的是,孩子不僅大哭大鬧,且以不吃飯、不上學來抗議。
  接下來,就是李女士對兒子苦口婆心的勸說,怎奈,文文就認準了一個“死理兒”,必須用手機。“勸不管事兒,他爸爸就打,可打也沒用……真是急死我們了!”無奈之餘,李女士只好向河北醫大一院心理專家們求助。
  醫生:請救救淪為“屏奴”的孩子
  張素輝,石家莊市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,石家莊市心理危機干預中心副主任,從事心理工作20餘年。這位長期關註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專家,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大聲疾呼:“如今‘屏奴’低齡化越來越嚴重,請救救淪為‘屏奴’的孩子吧!”張素輝說,在她的日常門診中,時常會遇到帶著孩子前來咨詢的家長們,家長們的苦惱只有一個——孩子沉迷手機。
  不久前,張素輝碰到這樣一個例子,一名男孩今年15歲,上初中二年級。孩子以前的成績非常優秀,可自從有了手機後,成績就一落千丈,從學校回到家也不學習了,就知道玩手機,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有沒有短信,有沒有好的信息……孩子甚至在吃飯時也會忙裡偷閑地翻閱手機。據這名孩子的母親說,她和愛人白天上一天班,晚上回來想和孩子說幾句話,可是孩子的註意力全部都在手機上。家長把孩子說煩了,孩子就拿上手機將自己關屋裡。
  張素輝說,讓她更為憂慮的是,眼下像這樣的孩子越來越多,且越來越低齡化。“我有個親戚家的孩子,這個孩子今年才3歲,整天就知道玩手機,不怎麼識字的他竟然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電視劇。前一段時間,我們醫院會診,一名14歲的女孩子竟然從自己家9層樓上跳下去,而讓這名女孩跳下去的原因,竟然緣於她在手機里看到的一段話‘仿佛我長上了翅膀,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……’,幸好這名女孩樓下有幾棵樹,將其擔住,否則就會有生命的危險……”談到最後,張素輝這位從事了20多年的心理專家用了兩個“太可怕”來描述她當時的心情。
  在張素輝眼裡,和電視被動接受信息不同的是,手機、平板電腦的觸摸屏便於低齡兒童操作,更便於將其被動接受信息變為主動尋找自己喜歡的或需要的信息,這樣既能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望,又能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,很少有孩子能抵擋得住誘惑。同時,再加上如今家庭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,在家孤獨、無聊,家長們又疏於教育和引導,有的孩子玩手機不知不覺就成了“屏奴”!
  50個孩子11個沒手機
  7個每天玩3小時以上
  圍繞著“屏奴”現象,記者選擇了50位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,這其中家有初中生的家長30位,家有小學生的20位。
  以下是問卷調查實錄:
  一、你家孩子有手機嗎?
  50位家長中,有39名家長選擇了“有”,其餘11名家長選擇“沒有”。
  二、你家孩子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多長?
  據瞭解,部分沒有手機的孩子拿家長的手機玩。50位家長中,有23名家長選擇了“2小時以內”,有14名家長選擇了“3小時”,有7名家長選擇“3小時以上”,其餘選擇“偶爾”。
  三、你覺得,家長的勸說對孩子是否有效?
  50位家長中,有17名家長選擇“很有效”,有18名家長選擇“有一定效果”,有9名家長選擇“收效甚微,基本沒有”。
  四、家長每天會抽出專門時間陪孩子交流或溝通嗎?
  50位家長中,有23名家長選擇“有”,有18名家長選擇“偶爾有”,其餘家長則選擇“基本沒有”。
  五、你知道孩子長時間玩手機會影響身體健康嗎?
  50位家長中,有42名家長選擇“知道”,其餘家長則選擇“不知道”。
  六、你認為孩子之所以玩手機,主要原因在誰?
  50位家長中,有19名家長選擇“孩子本身”,有15名家長選擇“與家長有關”,其餘家長則選擇“不知道”。
  部分家長是“幫凶”
  張素輝說,從某種程度上講,極少數青少年之所以淪為“屏奴”,除了社會因素外,不少家長也是“幫凶”,他們或在孩子面前自顧自玩手機,他們或源於寵愛之心,給孩子添置智能手機,如此不經意間讓孩子的‘手機依賴症’進一步惡化。”
  河北醫大一院心理專家王學義說,孩子們離屏幕越“近”,健康離孩子也就越“遠”。他說,“屏奴”會導致孩子們整日“宅”在家裡。缺少鍛煉和運動,孩子的健康直接受到影響。同時,“屏奴”會讓孩子封閉孤僻且缺乏交流。由於青少年自控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都相對較弱,所以成為網絡性心理障礙的多發群體。需指出的是,“屏奴”還會導致孩子們的註意力明顯下降,並削弱孩子動腦的能力,限制孩子的語言、想象力和創造力,降低主觀能動性,使孩子養成被動、懶散的作風。
  讓孩子們遠離屏幕
  心理專家們給家長的建議有以下四個方面:
  1、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,耐心給孩子講解過度玩手機或者電腦對身體健康、及學習成績帶來的危害。不要訓斥孩子,也不要突然把孩子隔離起來,這樣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。
  2、為孩子配置簡單實用的手機,不能一味迎合孩子趕時尚、趕潮流,手機的功能越強大,越容易讓孩子上癮著迷。
  3、一旦發現孩子有沉迷手機的跡象,就要想辦法通過安排出門游玩、看電影等活動轉移孩子的註意力。
  4、和孩子做朋友,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。在孩子對手機、電腦的利用上,家長要做孩子上網的益友良師,告知孩子對信息的選擇和屏蔽,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。
  本報首席記者 王鳳偉  (原標題:“當我看你的時候,你卻在看手機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w88uwzw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